文化杂谈|
当前位置:首页  > 文化杂谈

这辈子最渴望做的那些事

发表时间:2013-1-24 09:16| 阅读次数: 982|

导言

这是一个平凡女孩,她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,过着平凡的生活,生活中并无波澜,生命中也并无惊喜。直到有一天,她发现幸福并不是长路的终点,也不是大河的彼岸,而是这一路不断前行中的小小改变。有一天,她回头看了看,自己竟然跨越了那么大的一步,原来渴望并没有那么难以满足,梦想也并没有那么难以实现。原来只要一点点努力,我们都可以实现。

以梦想的力量生活

以年轻的名义做事

80后女生meiya最新著作,结合自己大学毕业前后的经历,对旅行、读书、交友、学习、看电影、做慈善等那些最渴望做的事情书写了自己的观察和体悟。

——你的梦想还在沉睡吗?现在,就可以把它唤醒了。

评论

随处栖居”—读《这辈子最渴望做的那些事》

据说这个时代的文艺青年大多数都是通过跟风模仿才得以踏上歧途。好比我大学时有人告诉我要海子的诗,然后我就去读了;再好比有人告诉我应该听摇滚,结果不久之后我就直接上台跳水;快到毕业时,那个人又说话了,你该去趟西藏,我想了几天,然后买了一辆自行车跟几个诗人从成都骑到拉萨,是啊,我得告诉别人,我是个文艺青年。
  但Meiya可能不太一样,她是属于那种自悟型的文艺女青年,也就是说,她的文艺气息是自己一点一点感悟出来的,这种内修就使她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东西,所以相对于之前市面上为博眼球出版的文青回忆录而言,《这辈子最渴望做的那些事》属于那种既不偏见也不苟同的叙述,它要表达的不是意见,不是炫耀,只是一种个人的状态而已,这种状态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文艺气息,不像是金属的碰撞,反而有点琐碎和日常,但就我看来,这种状态比那些整天把凯鲁亚克挂在嘴边的文艺份子要文艺得多。
  在文青的阅读经验和写作经验中,大多都有着几个相同的带有象征意味的关键词,比如一个人,比如远方等等。 我读过的最能表现一个人状态的作品无疑是里尔克的诗歌《最沉重的时刻》,那孤独离天堂与地狱都只有一步之遥;而Meiya在这本书里写到的一个人似乎是幸福的,理想的。当然,这样比较在文学上犯了低级错误,但是作为一种心里感受还是很合适的,她说:要一个人生活,这样才能够听到自己的节奏,这种自我的节奏在内心慢慢滋长,成为一股力量,有的时候我甚至会感受到心里这股力量源源不断吸收着生活的养分,又不断地把它释放给生活。
  这本书其实也在告诉我们怎样处理文艺生活之间的关系,当然,这样做的前提是你必须先把文艺生活对立起来(大多数人都认为是这样),但在《这辈子最渴望做的那些事》中似乎很难发现它们尖锐碰撞的火花,相反,它表现为一种轻松甚至诙谐的状态,它不是告诉我们怎样和别人相处,而是对我们说与自己相处的方法,不需要与自己死磕,然后孤独地离开一个地方,告诉别人我在路上,Meiya以她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提出不同的观点:我们都可以诗意地活着。

  关于远方,大多数文青都认为这是份内之事,所以不少人都有不顾一切走在路上的精神支撑。可一旦写出来要么就是奇怪的个人总结,要么就是明显带有炫耀性质的传奇经历。其实明眼人一读就知道你在哪个地方浮夸,在哪个地方说了谎话。Meiya在这本书中却写得非常真实,旅行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,屌丝也好,文艺也好,最起码你必须知道为什么在路上。Meiya说:因为旅行,所以旅行。也许我们都是这样,所以还是不要赋予它太多的色彩吧!
  如果把《这辈子最渴望做的那些事》当做一本文艺指南来看可能会有些片面,虽然它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这种属性,但是如果静下来仔细去读一读其中的片段,就会发现Meiya分享的这些经历和想法有很多就是你自己的经历和想法。甚至其中有些句子和段落也曾出现在你自己的日志当中,因此它也有了某种心灵想通的效果,这样看来,Meiya不愧被豆瓣上的广大豆友称为最知心的朋友了。
  作为一本以文艺为主题的随笔,《这辈子最渴望做的那些事》不是第一本,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本。尽管它的语言不是最优美的,其中涉及的一些内容对当代文青来说也可能有些过时,但它仍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,就像风中的麦穗一样,看见它在翻滚,你是否也想起了远方?

回顶部
安徽伊诺维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安徽桃花源工贸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翡翠路507-1号 邮编:230061
联系电话:0551-63870791 传真:0551-63870408 Email:innovaters@163.com    皖ICP备120195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