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桃花源文化 > 员工风采

各司其职 传承桃源好菜肴——桃源大酒店后堂

2015-1-28 13:52| 发布者: lvxiaofang| 查看: 1642| 评论: 0













桃源大酒店主要是由前厅和后堂组成,后堂有四十多人,炉台(烧菜大厨)、案板(切菜配菜大厨)、打荷(厨师学徒辅助炉台)、蒸锅(专门做蒸菜)、凉菜(专门做冷菜、卤水菜)、勤杂(摘菜、洗菜、洗碗)、水台(专门杀鱼洗鱼)分工明确。每天上午九点,后堂的员工们便开始了一整天的忙碌,往往要忙到晚上八九点才会下班,后堂的工作并不是轻松的活。后堂总厨陈荣跃负有管理、监督、创新的职责,确保每天工作的正常运转以及保障菜肴的水准,对卫生管理严格要求,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,并与炉台、案板大厨共同协作创新菜肴。

案板李章健2014年年初进入桃源大酒店,因为之前有近三年的案板工作经验,所以应聘进入桃源大酒店依旧从事案板工作。日常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切(切菜)、备(准备原材料)、配(对原材料的搭配)、料理(对原材料的料理)。他曾在很多酒店工作过,相比较而言,他认为桃源大酒店的员工福利要比其他地方好,领导也没有架子平易近人,未来他会继续在桃源大酒店工作学习,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。

廖圣珍,201291日入职桃源大酒店,从事烧煲仔的工作,辅助炉台也算是打荷的一种。金针鱼头、葱烤大虾、五味粗粮等都是廖圣珍经常做的菜,炉台大厨通常将加工的半熟的菜交由她来加热至熟。廖圣珍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用高压锅将半熟的菜烧熟透,一般半熟的荤菜度会经由廖圣珍之手再加热。她家就在酒店旁边,这份工作让她可以很好的照顾到家庭孩子,同事领导之间轻松地相处模式,也是她两年多来一直留在桃源大酒店的原因。

在桃源大酒店,不乏有工作二十来年的员工,戴兵、孙宝富、徐咏梅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三位,现如今都是班长职位。案板班长徐咏梅对桃花源心怀感激,二十多年前没有一技之长的徐咏梅来到合肥这个陌生的城市,是桃花源接受了她,给了她安身之所,也给了她家的感觉。案板的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年,徐咏梅满意自己现今的工作生活,在桃花源里她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定位。

戴兵和孙宝富都是炉台班长,初入桃花源都是从保安做起,最后在炉台这个职位上定了下来。戴兵笑言当年是“有上班时间,没有下班思想”,在形容当时酒店生意火爆,戴兵用了这样的一句话,“一天一头牛都不够卖”(形容一天中卖出去的牛肉很多)。戴兵和孙宝富如今不仅在桃源大酒店工作,还要轮流去科技中心供职,一个月一轮换。那些耳熟能详的老菜式,南瓜饼、稻草肉、糍粑鸭舌、糯米圆子、黄瓜老牛皮等等,也都被很好的传承了下来。

回忆起当年,孙宝富也有一段特别的记忆,2000年某个雪夜,下午5点值班的孙宝富,因为封路的原因,一直在厨房忙活到早上5点半。那时累并快乐着,听着顾客对饭店的称赞对其厨艺的肯定是他加班的最大动力,当时周边的饭馆纷纷借此抬高价格,唯有桃花源坚持以往价格,这也导致了人们纷纷涌向桃花源,为饭店员工带来了应接不暇加班加点的一段深刻的回忆。

 

 

Copyright(c)www.ahth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翡翠路507-1号 邮编:230061
集团邮箱 | 办公OA | 网站编辑部邮箱:editor@ahthy.com 皖ICP备12019515号
网站技术服务:安徽伊诺维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欢迎您访问本站,您是本网站第163724位访客   皖ICP备12019515号
回顶部